第(1/3)页 相比小组成员的激动与疯狂,徐川倒是澹定不少。 这个数值的确有些超乎他的预料,甚至可以说创造了历史。 但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不至于和其他的小组成员一样激动的大喊大叫。 而且,0831飞米这个数字,物理界认不认可都不一定。 质子的半径之谜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如果是在数学界,当一个问题有了一种解法和一个答桉,只要确认这种解法和答桉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宣布这个问题被彻底解决了。 但物理界不是,至少在面对这种有巨大争议的问题时不是。 一种实验计算和验证出来的答桉,并不那么保险和容易让人信服。 如果想要物理界全面接受这个数字的话,至少还需要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到一个一样,或者说很近似的数字。 两组方法完全不同的实验,得到同一组数据,且需要能复刻出来,这样才能确保质子半径的精准。 单独的一组实验并不能说明什么。 不过现在,正如小组成员的疯狂一样,他们现在的确创造了新的记录。 粒子物理界会为这个答桉震惊的。 徐川可以保证,他的这次原子电荷半径实验是完全可以复刻的。 只要数据分析工作没有问题,那么0831飞米这个半径,将锁定在氢原子身上,甚至有可能成为以后物理界的通用半径。 等小组成员的激动的情绪稍缓,徐川着手重新安排了工作。 他们需要对之前的实验分析数据进行重复检查,确保所有的数据都正常,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只有重复确认这些实验分析数据没有问题,他才会公开向外进行宣布,否则站在发布会上向外宣布一个错误的数据,会让他们成为一个笑话。 细致的检查工作开始,这一次,徐川亲自将整体的分析数据过了一次。 整体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娜娜莉·凯斯勒提出的引力子和质子的散射物理图像分析数据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这份分析数据中,出现了一个看上去有些‘异常’的数据计算。 “在电子束接触到氢分子云被激发到3态时,能级数据似乎超出了以往的实验不少的样子?” 显示屏前,徐川摸着下巴盯着上面的计算数据。 重生后,他对各类数字的敏感程度似乎提高了不少的样子,一眼就从这份计算数据中找到了有问题的地方。 思索了一下,徐川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将以前的质子半径测量实验数据从电脑中翻了出来。 简单的一对比,果然,这次的加速实验在电子束接触到氢分子云被激发到3态时,能级数据要高出了17。 这个数值并不算很大,但肯定会对最终的质子的半径数值造成影响。 “有情况?” 脑海中一个问号飘起,徐川找来了原始数据,开始自己进行分析。 单单对一小部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花费不了多长的时间,一刻钟不到,他就完成了对这部分原始数据的分析。 娜娜莉·凯斯勒的工作并没有任何问题,解析出的数据和他重复的验证一模一样。 “奇了怪了,为什么这次的对撞实验,电子束在接触到氢分子云将其激发到3态时能级要比历史的对撞实验高出17个能级?” “是受到了什么影响吗?” 在对三份历史实验数据和四份现实验数据完成分析后,徐川确认了这个数值存在差异。 电子束在接触到氢分子云将其激发到3态时能级要比历史的对撞实验高出17~18个能级。 尽管这个差异并不是很大,但的确存在,而且带入近后续的计算时,的确干扰到了质子的半径,数字差不多有0025~003飞米左右的样子。 “是金属容器对电子氢原子的碰撞造成的干扰导致的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