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下三滥手段-《新顺1730》


    第(3/3)页

    “仲贤兄多虑了。荷兰虽然衰落了,但日子过得还好。大部分人,哪怕是那些抱怨的利益受损者,日子过得也比黄淮区绝大多数的百姓强太多了。他们诉求的这些东西,比如复辟行会、加强行会的影响力这些,纯粹扯淡。既拉不到工人,也拉不到商人,琢磨着退回行会制?谁能和他们站在一起?”

    “在天朝,是得小农者或可得天下。在荷兰,是得大商人、摄政寡头者,方可得天下。”

    “就算奥兰治派上来了,他也不敢做改革,得罪那些人……况且他也没机会。对吧”

    康不怠想了想,觉得也是,遂道:“这倒是。他要想改革,得先在军中打出威望来。但公子早已经为他准备了一条死路,所有的破事都要在他的任上做,让他威望扫地。所以此事才难做。”

    “若是提出明确的纲领,这个叫威廉的,定是不敢接。”

    “可不提出明确的纲领,只是迷迷糊糊地感觉换个人会更好,这煽动起来也着实麻烦。”

    “就算他是蠢货,想来他的身边必有幕僚、部曲、谋士,只恐他们看出来这是个天坑,劝他不要跳……”

    既然康不怠已经找到了事情的关键,刘钰信心满满,宽慰道:“仲贤且放心就是。他的幕僚谋士,已经约了我见面,要试探一些事。上面的事,我找途径办。”

    “下面的事,仲贤既已看透了情况、摸准了方向,便想办法去做。我看这荷兰国的书报不少,何不从这里入手?”

    康不怠笑道:“我正有此意。”

    “哦?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对此,康不怠倒是已有想法,他也注意到了荷兰的卖书卖报的很多,有些东西完全可以靠书、报来传播。

    “此事嘛,我还真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公子觉得,若是不考科举,看十三经的人多呢?还是看诸如《金瓶》、《如意君传》、《隋炀艳史》的人多?”

    问题问完,两人相视,嘿嘿一笑,不言自决。

    “所以,我觉得,既是咱们自东土而来,这荷兰人一则好奇东土市井如何;二来自是喜好这些香艳之事,这种事料来是最没有东西方隔阂的。”

    刘钰哈哈笑道:“没有,没有,这个绝对没有。这种事,肯定都一样,绝无隔阂。”

    康不怠亦是大笑。

    “是啊,所以我便琢磨着,这里既然多有印刷厂,何不雇一些写这种滥艳野史的本地人,我们来说一些特色的故事。”

    “咱们先印一些这玩意,低价售卖。偶尔夹杂一些论答政事的。”

    “若只谈政事,看得人少不说,还有专门琢磨这个的来抨击、反对。”

    “但若艳谈小说、志怪风情、异域格调等等,里面偶尔夹一些政谈东西,反倒被人追捧认为是经典之作。”

    “先低价发行、售卖,反正要在这里很久,待看的多了、荷兰人都喜欢传阅的,要依靠这些艳色异域风情之类,以及咱们出钱低价补贴,先成为荷兰发行量最大的报刊。这种东西,肯定比那些正规的东西读的人多。”

    “然后,这便控制了说话的工具,一直隐忍,伺机待发。”

    “需要的时候,惊鸿一击。”

    “说出真正想说的、煽动的话!”

    “三日之内,想说的话,定可传遍荷兰。”

    “至于之后荷兰人是否查封,事已办完,就算被封了,使命也已完成,封不封都无所谓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