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如直接撕破脸,根本不给他们灵活传教的机会。 是以驱逐的原因,一个是不再进步而是反动;另一个就是教权干涉政权,这是决不允许的。 既然现在欧洲洋溢着中国热,那么中国热除了能带来贸易上、奢侈品上的优势外,还能带来这种最沉重皇冠的引领作用。 罗马教廷是否有必要存在? 各国是否可以学习大顺这样,搞出来自己的宗教管理机构? 因为大顺富庶,并且轻而易举地打败了荷兰,和大顺的一切政策都是对的,是否有逻辑上的联系? 这种需要脑子的思考,是比较难的。绝大多数人会有那种慕强心态,觉得强者一定是对的,这正是个可利用的因素。 当然,这一次刘钰要直接拆罗马教廷,一共俩盟友。 一个,就是前面说的各国王权势力,政权希望管控教权,并且最好是政教分离,从而加强集权。 另一个盟友,则是欧洲此时已经弥漫的启蒙势力。 启蒙势力,肯定是反耶稣会的,而且也是反罗马教廷的。 刘钰选的这个拆罗马教廷的时间点,也算是一种挺恶心的吃人血馒头,也就是即将发生在里斯本的那场大约是8.5级的地震。 他吃人血馒头的方法,倒是不会去搞什么天谴论、天人感应、上天预警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一些“民科”的“科学教”的谣言,已经开始在欧洲四处流传。 这些小册子正高效地在启蒙圈子里传播。 彗星和地震有关系吗? 应该是没有的。 加上复杂的数学符号计算、奇怪的压根看不懂的公式、引力计算、潮汐胡扯之类的东西,可以有关系吗? 那就可以有了,反正就是编嘛。 总之,编的内核就是:这是一场自然现象,是可以通过科学、数学来计算或者预测的,和神、天之类的玩意儿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而能用这种方式吃人血馒头,加速启蒙,甚至直接拆掉罗马教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启蒙运动此时弥漫的“乐观主义”。 不是那种望文生义的乐观主义。 启蒙运动的特色天真乐观主义,是个特殊的理念,属于是时代特色。 大致怎么理解,就是里斯本的地震之后,一些讽刺哲学家看法的归纳: 【(地震)服务于总体的好,不能看个体。那些死去人的后代,可以提升他们的命运;泥瓦匠会在地震的重建中挣更多的钱;野兽可以吃废墟下掩埋的尸体;活着的人将会在以后更知道如何应对灾难……总之,这是必然的原因,导致的必然的结果。你自己的不幸不算什么,因为这将有助于整体的好……】 这种思潮,整体上,来自于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对“上帝如果是善的,为什么世间还有恶”的一种哲学上的乐观主义的解释。 即:神是凭借理性创造和安排这个世界的,而理性的最高宗旨就是善,严格遵循这一宗旨的结果就是,已有的现实世界是最好的世界。复杂的公式下,这就是所有可能中最好的结果了…… 而这场地震,也导致了最终最激进的模式:理性圣殿、法国的破四大旧、砸教堂、灭教士等等一系列的激进举动。 哲学家可以那么说,说什么“整体服务于好的”。 但在现实的灾难面前,面对着废墟、死亡、痛苦、鲜血、绝望,这种对世界的乐观的、整体是好的解释,是谁也不可能接受的。所谓的“神爱世人”的善、乐观的现实是最好的结果,等等,将伴随着这场地震,彻底出局。 现实不再是最好的,那么现实就是可以被打破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