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三战定印度(四)-《新顺1730》


    第(3/3)页

    这些无头苍蝇一般的士兵,就像是终于找到了主心骨,即便他们演练过许多次了,仔细想想应该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干啥,但若没有军官出面组织,他们就会发懵。

    一旦军官把攀爬梯子上来的士兵组织起来后,这些人也都清醒过来,知道这时候要做的,是从胸墙往前打,绕到旁侧,去把凸角堡上的大炮干掉。

    但,按照操典,其实到了这一步,这些找到了主心骨的士兵都明白,最艰难的战斗已经过去了。

    赵立生低头看了看下面的壕沟,壕沟前面的斜坡上,至少倒了三十多具尸体。

    这段棱堡前的斜坡,就是此时普遍范围内最残酷的战斗场地。

    不能往壕沟里躲,因为壕沟里随时可能落下手雷。可能是敌方的,也可能是己方没投上去落下来的。

    不能期待和指望炮兵的支援,因为这么近的距离压根不可能给支援,而且支援的话己方的大部分炮弹都会落在斜坡上。

    不能胆小,因为胆小的话,这种残酷的场面会让人惊慌失措,或者往回跑,或者迷迷糊糊地往前跑躲进壕沟里被炸死。

    甚至也无法依靠列兵线列的阵型让自己保持镇定,因为到了斜坡上,只能靠勇气来撑住自己,冷静地投掷手雷和装填火枪,没有队形依托提供心理安慰地自由射击和投掷。

    即便大顺特化了攻城能力,可如果不采取围攻到死的战术而采取强攻战术的话,斜坡上的伤亡就是不可避免的。

    减装了发射火药的加农炮,砸到凸角堡造成的弹跳炮弹,很难彻底肃清上面的敌人,那只能靠运气。

    那些发射榴弹的虎蹲炮,精度显然不够,只能压制侧面的火力和支援的运兵甬道,以及确保壕沟前土坡后面,并无英军列阵射击。

    桅杆射手和散兵,也只是起到压制左右。

    真正决定堡垒能否攻下的,那是吃着高额军饷的战斗工兵,在斜坡上靠勇气往上面投掷手雷和近距离射击,然后顺着竹梯爬到上面,展开残酷的肉搏。

    虽然赵立生的同袍二狗骂的凶,但实际上,这场战斗相对于正常的攻堡战斗,已然不那么残酷。

    那些散兵、桅杆射手,和火力支援的用改良虎蹲炮的抛射掷弹兵,实际上已经完全把英军压制。

    就此时赵立生所经历的战斗,虽然残酷,但仍旧是被全面压制之后的残酷。如果没有他们的压制,这种强攻,在壕沟前的斜坡上,就不会只伤亡三十几个人了。

    像是近距离被三磅炮、一磅炮的霰弹扫一遍这种事,不管是炮击还是桅杆射手的掩护,都是无法杜绝的。

    藏在上面的英军,也根本不可能完全被打死或者炸死,更不要提躲在后面往下扔手雷的敌人。

    唯一能反击的手段,就是靠勇气和那股子狠劲儿,要么近距离扔手雷、要么冲上去拿刺刀捅。

    战斗工兵要在斜坡上站住、站稳、不退,后续的攀爬和肉搏才有可能。

    一旦他们越过了壕沟前的斜坡,剩下的战斗那都就好说了。十三营的任务,就是攻上斜坡,控制凸角堡,等着十四营的伙伴,把这里炸开、填平,将后面的大炮拉上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