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借着法国的登陆威胁,拴住英军舰队主力。利用大顺的巡航舰和商品充盈的走私优势,让英国的财政崩溃。 在此期间,因为大顺的巡航舰可以掌控制海权,所以大顺可以想打多久打多久,贸易只是今年会受影响,而明年开始就会全面抢占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份额。 包括茶叶、丝绸、棉布等,西印度群岛和北美的茶叶都将来自大顺的商船而非东印度公司到伦敦茶叶市场交了重税之后的拍卖茶。 那么,西班牙呢? 理论上,大顺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对付西班牙,或者说坑西班牙。 就算说当初的吕宋借刀杀人计划失败了,退一步讲,大顺希望由大顺这边独霸西班牙拉美殖民地的贸易。 不管是交关税也好、还是给西班牙王室一笔巨额的垄断费也好,都行。 哪怕说,一年给西班牙王室50万两、甚至100万两白银呢,只要西班牙王室说大顺的商船可以自由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贸易,那也赚。 如果能达成这一点,大顺当然可以在吕宋方向上做出随意的让步。 但,没想到西班牙这边也有高人,明显是要借大顺的力量来稳住旧的殖民体系。 反正当初教皇子午线条约的时候,西班牙除了有了吕宋外,剩下的把精力都放在了美洲。 大顺的苏醒,对好望角以东的旧殖民体系,是瓦解式的崩溃打击。但对美洲,尤其是拉美地区,影响最小。 西班牙的阿兰达伯爵认识到西班牙解体的危机,所以他死咬着这一点不放,希望借由大顺来维系旧殖民体系。 这对西班牙是最为有利的。 大顺提供廉价商品,西班牙政府获得高额收入,西班牙本土力量利用商品来完成美洲的去美洲化,一举多得。 简单来说,现在大顺和西班牙的矛盾,不是是否贸易。 而是贸易模式。 是,在吕宋交接,西班牙的商船带着中国货物去拉美殖民地? 还是,不在吕宋交接,大顺的货船,带着中国的货物,去拉美的殖民地? 这已经不是当初大顺刚开始走向大海时候的“二道贩子和船运利润谁来赚”的问题。 而是就现在大顺的生产力水平下,“西班牙一口通商”和“自由贸易”,哪个对大顺的实体工业发展的帮助更大? 也就是李欗讲的更抽象一点的当天子、还是当五霸的战后格局问题。 只要大顺不依靠西班牙的力量,自己把直布罗陀啃下来,那么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打的途中,不断走私。战后主动权,在大顺手里,见好就收。 英国只要放开关税,取缔东印度公司,取缔航海条例,实质上拆分了英国殖民地经济循环,那么大顺反手就可以把和英国的西印度商人合作,把西班牙的殖民经济体系也给拆了。 这俩一拆,实际上法国也就完了,也无法玩这种帝国内自贸区的模式了。 这一切,如果都能实现,会很好。 当然很好。 但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