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攻防心理(十)-《新顺1730》


    第(2/3)页

    在这个“东方热”、“中国热”的时代,除了像是孟德斯鸠这种要“借东讽西”,以东方宗教讽刺教会这种政治“启蒙”目的外,反大顺的基本都是因为承受了一些生命不该承受之痛,并且认定责任全在大顺。

    是以,在这种情况下,大顺的战术陷阱,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于理性的战术角度:在敌方囤积物资、尚未全部展开兵力、在进攻即将法发起前,进行战术反击,是理论上最佳的推迟敌方进攻时间、扰乱敌方进攻步骤的有效手段。

    而于私人的感情情绪上,莫当特想的,也有点……人之常情。

    死守下去,坏血病困死,大顺占领了直布罗陀,大顺这边立功受赏。

    如果强攻,就直布罗陀这地形,四千守军,进攻方至少也得准备个六七千的伤亡,所以大顺那边的主将也不会被惩罚。

    唯独,如果在进攻发起前,自己这边发动反击,焚烧大顺的粮草、大炮、扰乱大顺的进攻部署,那么,大顺那边也得有人背锅、担责、甚至被枪毙!

    莫当特此时的心态,纯粹是:

    死前老子也要拉个垫背的!

    级别越大越好!

    不过,在面对军官们的时候,他是不能做这种情绪性的表达的。

    在分析了一波此时的局势、粮食存量、冬季来临、大顺有很明显的全面强攻的态势之后,他提出的反击计划,还是相当合理的。

    “先生们,虽然我们不知道议会那群人是否会选择救援我们,亦或者把我们像用过的厕纸一样扔掉。”

    “但是,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即便中国人不发动全面进攻,我们也撑不到明年春天。况且,撑到明年春天又有什么用呢?这里都是石头,甚至连种一棵芜菁都不可能。”

    “现在的局势很危险,我们必须发出我们的声音,让中国人知道,我们即便面临这样的困境,依旧会选择战斗,会选择希望。”

    “我注意到,中国人在德拉康塞普西翁,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甘蔗酒。还有他们的重炮、火药库,以及西班牙人的商店。”

    “在他们洋洋得意、即将发动进攻之前,我们选择反击,突袭他们的阵地,抢夺粮食、焚烧仓库和大炮。如果成功,我们获得补给,他们会发现,根本无法饿死我们。”

    “我认为,今天傍晚,应该把海湾炮台方向的士兵,集结起来——我们必须要在夜晚行动,因为白天他们的热气球,会时刻盯着我们的调动。只有依靠黑夜女神的庇护,我们才能将防守海湾方向的兵力集中起来。”

    对于这个军令,下面的军官没有任何人反对,而且也真的都燃起了希望。

    这个时代,这种漫长的围困战,是叫人崩溃的。

    绝望。

    粮食缺乏。

    坏血病。

    没有蔬菜。

    缺乏烈酒,士兵更难忍受。

    寒冷。

    没有取暖的木柴……

    等等这些,都已经让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更可恶的是每天持续不断的炮击,重炮不断将铁丸随机落在防御阵地上,使得即便对面不发动进攻,守军也每天紧张兮兮。

    在这种情况下,不只是军官,甚至很多士兵,也宁可拼一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