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夷丁-《新顺1730》


    第(1/3)页

    如果这场战役,发生在历史上的日俄战争之后,英军指挥官站在直布罗陀的山石上一看大顺的工事配置,算算自己手里的兵力,那就不用打了。

    直接琢磨着荣誉投降就行了,纯是找死的,压根儿打不动。

    但问题是,    只有吃过辣椒的贱猴子,才知道人心险恶;没吃过的,看着红彤彤的辣椒顶多觉得长得奇葩,照样一把塞嘴里猛嚼。

    如今的英军,就是这么个状态。

    知道大顺的这些围城工事看着就奇葩,可也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

    现如今还没有人重视这种战术,大顺这边才是奇葩,    纯是知道没机会打大规模野战,    把天赋点都点在壕沟战上了。

    师承沃邦,却把沃邦那一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像大顺和法国那蓝汪汪的军装一样蓝。

    英军的虾红色军装,与大顺的海蓝色军装,就像它们两个的颜色一样充满了敌意。

    在英军全力进攻的一个环形工事里,几名散兵面部表情地屠戮着远处的英军,就像他们平日里打猎一样。

    这几名散兵并不是南洋地区的散兵连队,而是第一批跟着舰队抵达欧洲的北方的散兵连队。

    准确来说,他们连汉人都不是,而是大顺在北美部落征召的兵,很多人原本都是大顺鲸海毛皮公司的雇员,大顺在北美地区征召了一些散兵和森林轻步兵。

    整体上,    这批散兵对大顺忠心耿耿,    因为大顺干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闪耀着人类光辉的伟大事业。

    十五年前,    一场名为“灭痘接力”的运动,在大顺展开。

    虽然以后世的眼光来看,    未免有些“残忍”和“缺乏一点人性”,但以此时来看,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善事。

    在松江府,大顺这边从人贩子手里,收了160个小孩。

    把这160个小孩,分成了四批,分别前往西域、南洋、关东、扶桑方向。

    前往北美的小孩有40个。

    从登船的第一天开始,就把第一个小孩的胳膊割破,感染上牛痘。

    其余的孩子严格分开,不得接触。

    等到大约10天左右,这个孩子的牛痘已经开始全面感染的时候,再用这个小孩身上的牛痘胞浆,感染第二个孩子。

    就是靠着这种用孩子做“培养皿”接力的方式,在一年之内,大顺的牛痘接种,靠着这些孩子的借力,迅速传播到了帝国的边疆区,跨越了西域的黄沙和茫茫的太平洋。

    以一种比旧大陆传染病更迅速的方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自然,这种事,是枢密院主导的、朝廷拨款的。

    尤其是西域和黑龙江流域,朝廷移点人过去不容易,    死贵死贵的,实边政策下,死亡率最高的还是天花之类的疾病,大顺这边真的死不起。

    只不过,在北美方向,则是政府主导和资本导向的一次配合。

    主要是因为那几年,海龙皮超贵,利润极高。

    而大顺因为自身生产力的缘故,大顺鲸海毛皮公司,搞得殖民主义扩张,相对来说非常的温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