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是说要给压力,那么大顺这边就不免要进行一些军操表演之类,让北美的“精英”们深刻认识到,北美不是他们一家独大了,英军无法让加拿大的法军完全撤退,再打下去,就是要给他们这些精英阶层放血了。 在与约翰·宾会谈之后,由约翰·宾出面,向在费城聚集的北美精英们发出了邀请。 大顺的军队不会进入费城,但在费城的附近,租用了一大片土地,要表演军操。 大量的费城居民,连同从各地赶来的北美精英们,大几千人观看了这场表演。 大部分局面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 少部分人则是抱着直布罗陀被攻陷后的紧张心态来的。 大顺的军队表演的也很有意思,除了表演了一下此时世界强军通用的阵型演练外,还搞了一些看起来比较奇葩的展示。 放了两个热气球。 朝着租用的林地发了一堆大号的、装了油脂和橡胶混合物的大钻天猴燃烧弹。 工兵表演了一种“威力极其巨大”的炸药。 膛线枪桅杆射手在超远距离射击一群羊。 不同的表演项目,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 对于那些受到了启蒙运动和自然哲学发展而影响的精英阶层,大顺这边是有几重形象的。 除了哪些中国热引发的富庶强盛的想象。 除了那些启蒙学者描绘的道德理想国。 大顺还有另外一个这几年塑造出的形象,那就是一个理性的在追求科学的国家。 是不是,那是一回事。 发了多少论文,那又是内部圈子才能了解的。比如雷电法王富兰克林,肯定知道大顺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成果。 而要塑造一种“重视科学”、“科技发达”的大众普遍印象……或者说,塑造这个形象,这就需要另一套操作。 大顺靠的是什么? 实际上,大顺靠的,是要在1761年发生的金星凌日事件。 科学只分学科,倒是没有高低贵贱。 但,比如设计一个精巧的实验,证明质量守恒;比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燃素学说是错的…… 这些,在此时,绝对算得上是科学的顶流前沿研究了。 但是,这个适合塑造“形象”吗? 并不适合。 因为这些东西,可能需要全世界教育普及之后,大部分人要从课本上学到,才知道这些足以证明科技的发展。 所以,从很多年前开始,刘钰就一直嚷嚷着“金星凌日,全人类已经合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观察测算,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距离太远到底有多远”。 这不是现在才开始喊的。 从最早大顺派出测量船满世界跑去画海图、再到刘钰在阿姆斯特丹演说,都一直在大肆宣扬这个事。 这个事,从科学的角度上讲,和实验证明燃烧后质量守恒之类,更前沿吗? 显然没有。 但这个事,从传播学、塑造形象的角度上讲,那不知道要比科学院里做燃烧实验高到哪里去了。 毕竟,大部分人其实学不学质量守恒,这年月也不耽误吃饭工作生活。 但世界上所有人,都会每天抬头看到太阳。 提前嚷嚷了十几年、二十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