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凡尔赛和约(一)-《新顺1730》
第(2/3)页
比如再有阿卡迪亚人围攻镇子的时候,救还是不救?
救的话,因为之前的教训,可知不可少量冒进,必要集结上千人的规模。
而集结上千人的规模,需要时间、粮草、补给、协调,这又需要时间。而且人数一旦上两千,加之又有伏击问题,行军速度必然减缓。
等着来了后,镇子都烧完了。
而龙虾兵只会正规战,需要靠本地组建的游骑兵前出,追、黏、抓、堵。
然而摩西·哈森被剥皮之后,游骑兵不敢再以小规模出击,这就使得本来用于掩护侧翼、前出侦察、黏住迟滞、森林掩护的游骑兵,只能跟在龙虾兵的主力,在主力前七八里活动。
再一个,阿卡迪亚人的复仇队伍,也压根不碰龙虾兵。
数量太大,打不过,难道不会跑吗?到处都是森林、人口如此稀少,只要跑到海边的船队登陆点就能跑路,为啥非要和龙虾兵硬碰硬?
理论上,换家战术也可以靠换家战术去怼。但去年秋天的安纳波利斯山谷屯田,使得阿卡迪亚人的“家”,在安纳波利斯山谷。
想换家,可以,让英国海军出一支带战列舰的舰队,再把路易斯堡打下来,否则换不了。
龙虾兵抓不住阿卡迪亚人的复仇队伍,阿卡迪亚人也不碰龙虾兵主力。
就是烧镇子,烧麦子,烧房子,打新英格兰民兵。
尤其是配合上大顺这边提供的带有橡胶和陕西油的、被这群人称作“东方的希腊火”的玩意,烧北美这种木头房子镇子,确实是相当的方便。
新英格兰的民兵、游骑兵,都是本地的人,都是有家人的。
今儿黑弗里尔被烧、明儿埃姆斯伯里被烧,都是有家有口的,这些新英格兰民兵、游骑兵,哪还有心思跟着龙虾兵,全都嗖嗖的往家跑,保护自己的家庭和产业。
这又导致了阿卡迪亚人的复仇队伍,行动的更加顺利。
阿卡迪亚人的复仇队伍怕啥?怕的是被组织起来的游骑兵、本地民兵抓住、黏住,然后被龙虾兵跟上包住。
但现在,本地民兵、游骑兵,各自回家了,阿卡迪亚人还有什么可怕的?
龙虾兵缺了本地的游骑兵,根本抓不住这些阿卡迪亚人,每一次过森林都心惊胆战,因为龙虾兵非常缺乏森林作战的技巧。但凡有森林作战的技巧,也不至于在俄亥俄州,44、48两个团被印第安人从森林偷了侧翼,主将脑袋都被剁了。
这就使得龙虾兵的行动更加缓慢。
而龙虾兵行动缓慢,这些复仇的阿卡迪亚人,就各个击破,去打小镇子、小村子。
没人不怕,人躲起来了也不怕。不打人,烧房子、烧麦子、烧磨坊、烧庄园。
而龙虾兵出城“剿匪”,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如富兰克林所说:自己国家的军队,烧杀抢掠、杀良冒功,连法国人都不如。
而龙虾兵都是团长的人,算得上是标准的“贼配军”,也没钱——有钱谁当兵?在英国,当兵,和当军官,是不一样的,区别很大。
历史上在波士顿,英军为啥那么受波士顿人反感?因为英军太穷了,去扛活,抢了本地城市小市民的饭碗,或者说卷起来了,城市里的小市民那是相当的不满。
就这样的军队,既是出城“剿匪”,那么军纪也就可想而知。
【老子从英格兰、爱尔兰,不远万里来帮着你们打法国人、打印第安人,吃你家一只破火鸡,你就叽叽歪歪的?】
【老子从英格兰、爱尔兰,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出城剿匪,还不是为了你们?晚上住你们家里,对你姑娘动动手而已,你就叽叽歪歪的?至于吗?】
可以说,伴随着阿卡迪亚战争的继续,一条发源于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德国、终于在这里完成了最终形态的本地特色成语,或者叫谚语——兵过如梳、敌过如篦——终于出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