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战略相持-《天汉之国》


    第(3/3)页

    此时的社会意识,后人的历史记述,宋朝的文臣武将被分成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这种分法虽然清楚明白,但却无法反应此时的战略。主和派不一定是投降派,主战派不一定是速胜派,每个人的观点都有细微的不同,有不同的原因。

    按照抗日战争的分法,以投降派、速胜派和持久战来分,相对比较能看清朝廷局势。

    此时的赵构是犹豫不定的。速胜派的想法赵构不敢有,投降又心有不甘,思想来回摇摆。赵构的思想不定,朝廷的战略就不清晰。一边抵抗金军,不边不断向金朝派使节。

    此时朝廷重臣的想法,王宵猎也搞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朝廷中既有投降派,也有速胜派,还有主张持久战的。速胜派的代表就是韩世忠,他的影响最大。因为秦桧还没有回朝,王宵猎也搞不清楚现在朝中投降派的代表人物。至于主张持久战的人,其实还是很多,只是没有明确提出来罢了。

    其中最核心的还是赵构的想法。从历史来看,赵构的思想虽然有摇摆,但根本是投降派。只是随着前线的战事,金军的态度,做一些调整罢了。

    这个时期的历史,后人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秦桧和赵构的关系,谁为杀岳飞负责。从根本上讲,赵构作为皇帝,历史责任应该多一些。秦桧作为主政者,责任虽然比赵构小,但也是主要责任。因为赵构是投降派,所以对投降派的代表秦桧态度复杂。两人是合作关系,秦桧主政时间很久。因为赵构非常清楚,换一个人上来朝政必然改变,他的皇位就不会太平。秦桧是一个权臣,很大程度上侵夺皇权,所以与赵构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

    赵构和秦桧的关系,应该从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对金朝的态度来看。向金朝投降的同时,又要稳定朝政,赵构离不开秦桧的支持。秦桧很清楚在向金朝投降的同时,让朝政稳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所以他有一定的独立性。

    至于有人从赵构是皇帝,能够掌控天下,什么事都是自己了算。秦桧是宰相,要对皇帝尽忠。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得出的结果就莫名其妙了。甚至把其他人扯进来,这里的人民不支持北伐,主战的大臣是祸国殃民,宋朝不可能取胜,那就是群魔乱舞了。

    这个时代抗金,最大的麻烦,就是赵构是投降派,对金朝有骨子里的畏惧。只要有机会,赵构一定投降。哪怕是占尽优势,只要金朝开口允许赵构投降,赵构一定降。

    想到这里,王宵猎无奈地叹了口气。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话没有错。但具体到某一个历史阶段,决定历史走向的,经常不是人民。经过一百年、两百年时间,人民可以把历史的走向扳回来,但那几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扳回来的历史走向也与以前不同。

    两宋之交,这个历史时期需不需要持久战?肯定需要的。金军破开封之后,宋朝的野战军几乎已经消耗一空,无与金军一战之力。只能利用广阔的空间,人民的支持,重新建立自己的军队。投降不对。此时宋军想投降,金朝由于实力不够,都不敢答应。速胜论也不对。金朝还有强大军力,能够从占领的土地上获得资源。宋军纵有一时胜利,但不能持久。

    建炎四年,金军渡江作战之后,在回程途中遇到的磨难,让他们不敢再轻易南下。从这一年起,宋朝和金朝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