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句话,显然有许多不同的解读。 恩赐的东西,不是手摁着国王皇帝的脑袋逼出来的东西,确实随时可以拿回去。 这玩意儿,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一群人推翻一群人的战争。 但,这种解读,在一个正统的大顺人那,是解读不出来的。 只有刘钰这样的被康不怠称之为“根本不是大顺人的大顺人”,才能如此解读。 而在雷霆雨露皆是圣恩的大顺,这种解读本身就是难以触及的。 直接理解字面的意思,才是主流。 果然,这话说完,一众商人纷纷面向京城方向,颂道:“此皆陛下洪恩浩荡,我等谨记,不敢遗忘。” 说到这里,看上去刘钰在履行他“兴国公”、“朝廷勋贵”身份该做的一个流程。 等着众人以为的这个流程过去后,众人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可担忧的。 听上去,更像是一个流程,亦或是说一些朝廷的套话。 毕竟,刘钰都先说了,事情成了,那走一走皇恩浩荡的流成,众人觉得这也没什么。 偶尔有那么一些人,会有别样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也只是内心的一颗将将萌芽的种子。 待看上去像是流程的流程走完,刘钰又道:“之前我说,对西洋贸易,要朝廷监管,你们一些人难免觉得不舒服。甚至觉得不应该。这种想法,也是有的吧?” “你们不说,我也知道。” “今日好事,我却偏偏要说当年的事,自有原因。” “其一,让你们出去单干,没有朝廷监管,你们就很容搞出来宁波帮、漳州帮那样的事。如今可能还要加上京畿帮、扬州帮、苏南帮、广东帮……” “从当年日本贸易的事开始,我问一句,你们这群人可有英豪,把一众去长崎的商人团结起来。说不能让日本人拿回去铜的定价权,咱们要团结一致,把铜的定价权夺回来?” “日本人固然有贸易信牌,可你们难道没有资本?没有在陆上国内在货源上动手脚的能力?” “从对日贸易不再归郑氏垄断开始,至十多年,历史给了你们五十年的机会。但历史证明,你们不行。” “你们别不服气。我自有官方的手段,但我没插手之前,你们就没有商人手段把这件事干成?” “也不要找什么这种原因、那种借口。又是倭人收紧贸易、又是倭人团结什么的……那当年咱们把握铜定价权的时候,倭人怎么那时候就没有团结这个特性了?若真有本事,自是可以的。” 这一通话,让许多商人心里低头。 但也有些商人内心很不服气。 觉得刘钰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哪有这么容易? 你能成事,不是因为你能力之外一切为零,而是因为你有朝廷做后盾。若我们有这后盾,我们未必就做不成。 但接下来,刘钰说的第二个问题,就让这些心理不服的人,彻底沉默了。 “其二,我说你们根本成不得事,你们或许不服。今日我便说说,当初朝廷为什么要插手对日贸易。” “我只问你们一句:若是没有之前朝廷的插手,不说别的,只说就算今日朝廷允许你们垄断贸易、就算朝廷帮你们把南洋摆平了、就算朝廷与荷兰人都谈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