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八章 推广蒸汽机-《新顺1730》


    第(3/3)页

    刘钰当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废掉淮南盐,为盐改垦扫清最后的障碍。如果硕果仅存的煮盐收入不还不错的淮南盐户不肯垦荒、卖草滩,那就直接让他们“市场竞争”下破产,到时候就不得不“自愿”卖草滩垦殖了。

    如此考虑,当然也就会选择这种前期投资颇大、但是产能受天气影响最小的办法。

    不过,相对于盐的巨大利润,这点投资,这些商人还是欣然接受的。

    如今谁不知道盐最赚钱。

    待说完这个方法后,谈到钱的问题时,刘钰大致报了个他估计的数目,报了个大致的盐田亩数,这些商人连连保证道:“国公且自放心,只要账本明细、账目合理,前期投入不是问题。”

    “我等资本,颇为充足。若不然也只能去南洋搞种植园,这个……怎么说,晒盐也比种植园挣钱。”

    但那几个晒盐出身、尤其是家里也有自己的小盐场的工匠听到这个数目后,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国公,恕小人直言,似有些多。这淮北盐引,恐难承纳。”

    刘钰却道:“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承纳与否,我心里自有数。”

    他专断地以官僚身份打断了那些合理的建议,那些商人却不在意,虽然他们不知道刘钰的废淮南盐计划,但他们知道这几年玻璃业发展迅猛。

    虽然不知道太多细节,但却知道作为原料的碱,好像是和盐有关的产业。

    是以他们想到的方向,是工业用盐,丝毫不担心一次性投入这么大,卖不出去怎么办。

    凭借着东西洋贸易打下的基础,刘钰一般不专断,但一旦专断,这些商人无不听从,认为自己远见不如。

    他越是专断,这些商人反而越高兴,虽有些扭曲,但效果很好。

    见技术上毫无难度,刘钰又道:“既如此,你们明日就先垫付一部分资本,选址开工吧。”

    “你们也不能都吃都占,毕竟吃独食不好,这个道理你们是懂的。就像前朝永乐帝一般,下西洋非要吃独食,最后不了了之了。”

    “还是要预留出一些份额,给其余嗷嗷待哺期待许久的人。你们做大股东,他们做散户小股东。”

    “这也得等盐票卖完之后才能正式募股。”

    “其中好处,你们做生意的,料也明白。”

    这几个商人连连点头道:“明白,明白。”

    “一来,可以叫人先买票。而买不到票的,也还可以入股盐场。”

    “二来嘛,盐场利大但募股数有限,便使得一些真有能力卖盐盈利的人,先选盐票。而那些资本不足的,反倒要考虑考虑,是不是把钱留着以买盐场股份。”

    经过这些年商业氛围的浸染,这些商人的脑子已经很活络了。

    账目什么的,他们有一份,按照松江府那边的规矩,“少府监”这边的人手里还有一份,方便审查,也错不了。

    先垫付资本,开工招人、补偿原本的盐户等,也就是先出钱后出钱的问题。作为投资商,当然盼着盐场快点建起来,早建起来一天,就能早卖一天的盐。

    这一次的盐票是赶不上了,下半年的可得赶上,要不然可就直接少赚了半年的钱。毕竟贩盐周期颇长,且为了方便管理,这盐票都是半年一放的,不可能跟放羊似的稀稀拉拉,随来随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