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开战(九)-《新顺1730》


    第(1/3)页

    所以,大顺到底要什么?

    这本身,就是个相当难的问题,不管是对大顺的大部分官员,还是对法国的高层官员,都是一样的难题。

    其实大顺为这场战争到底要花多少钱,不好算。

    或者说,    统计口径不同,就很难算。

    比如,如果大顺的目的,只是到马六甲关门,一口通商,把南洋全部消化作为目的,    那么大顺的海军政策,    就是个脑子有问题的人制定出来的政策。

    如果大顺的目的是印度,并且要把印度全部消化,那么,实际上大顺此时的海军实力,也是严重超编的。

    甚至,想要独霸整个印度,实际上大顺只需要最多五艘战列舰、二十艘巡航舰,而这种规模的海军实力,大顺十几年前下南洋的时候就已达成。

    此时大顺有些扭曲的海军实力,就是为了欧洲这场战争而准备的。

    因为,如果只是为了贸易,那么大顺实际上造海军的性价比很低,在马六甲一口通商,    实际上回报率更高,而且高得多。

    既然如此,那么,    造这些战列舰的钱,算不算为这场战争花的钱?

    之前二十多年的超额水手和海军军官的培养,算不算为这场战争花的钱?

    维系了一支严重超编的海军,    为此支出的军饷、军装、枪械、犒劳、粮食、布匹、补给,    算不算为这场战争花的钱?

    如果这些都不算,那其实大顺为这场战争花的钱,并不算太多。

    如果算,那这钱花的可就太多了,十个亿的里弗尔,都未必够。

    大顺需要在欧洲,谋求足够的利益,才能回本。

    而这个足够的利益,就是……各国,包括法国在内,解散其东印度公司,或者必须和大顺方面合股,由大顺主导。

    各国要对大顺放开贸易,开放海关,给大顺一個不用太优惠的海关税率,但要保证大顺的货物在海关纳税之后,即可畅销无阻。

    甚至,大顺这边,可以直接包税,    包下来各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专营权的费用。

    并且大顺将会在开普加强巡逻,    对各国越线的商船,发现则扣押。

    这里面,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英国和法国。

    而这两个国家,自然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英国,大顺的策略是联法,灭其海军,逼其取消航海条例,与西印度商会合作。

    对法国,就需要一场深入的、细致的、必须要白纸黑字讲清楚的条约。

    因为大顺,或者说刘钰的战略,是毁灭印度的传统手工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