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少在好望角以西,大顺要办成什么事,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得英、法、西、俄、奥等这几国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点点头。这几个不点头,靠大顺自己指定是办不成。 至于说五霸模式的帝国自贸区体系,那就意味着,大顺不只是要把吕宋问题就此搁置……而是西班牙开了个这样的头,各国必然都会有学有样,由政府对接贸易的模式,政府主导东方贸易品在其势力范围内的销售。 其本质,并不是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而是……各国把东印度公司,搬到了一口通商的港口,东印度公司只是不下海了,但换了名后依旧掌控着本国东方贸易品的垄断。 那……那大顺能卖多少东西,还是要看各国买多少。 这自然绝对不是刘钰等贸易扩张派的希望。 朝廷派出来谈判的人,并没有预想到西班牙提出的这种借机布局战后国际格局的方案,或者说这和大顺预想的方案完全不一致。 而如果一成不变,非要按照大顺这边的预想的战后格局来,现在就不好办。 西班牙并没如枢密院预想的那样,见好就上,一起来摘桃子。而是强忍着巨大的诱惑,要在战后格局问题上,保持其之前积累的美洲优势。 的确,吕宋就在大顺的掌控之下。 但西班牙这次掌权的,居然很有格局,就摆出来一副大不了你去攻打吕宋我不要了的态度,就是咬死了你若不接受战后格局里维系西班牙殖民体系,那么我就不参战。 这当然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比如大顺真的气急了,回去打吕宋去了。 但无疑,西班牙赌赢了。 因为大顺并不想因为吕宋,而错失了此时好容易等到的欧洲乱局。 陈青海等军官从军事角度,都认为现在欧洲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看似优势很大,但如果考虑战后分赃,把战争作为政治的解决手段,那么不但没那么轻松,还必须要打的小心翼翼,像走钢丝一样控制着法国不要失控。 那么,尽快攻下直布罗陀就是关键一环。 攻下直布罗陀,英国海军就只能缩在海峡了。大顺的商船就可以在地中海、西印度等地,掌控贸易。 塞内加尔、哈瓦那、加的斯或者直布罗陀地中海的三角巡航区,才算是真正建立。 海军也可以帮着法国,一点点拿回来北美的殖民地,吃掉英国在加勒比的几处支撑点,从而为切割北美势力均衡打下基础。 这和以往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同,以往的目的是获胜。 而现在,战争的目的,是贸易,获胜不是目的,如何获胜而有利于贸易,才是目的。 七嘴八舌地讨论之后,李欗沉吟了一阵,缓缓道:“兹事体大,按说这不该是我来决定的。但如今通信不易,一来一回,两年过去了,局势瞬息万变,到时候反倒可能误了大事。” “朝廷和枢密院那边,真要知道了西班牙的想法,必有更高明的手段应对。但现在肯定不行。” “事有轻重缓急。” “若西班牙继续中立,我们打直布罗陀,怕是要把这十年训练的精锐战斗工兵,都埋在这片石堆中。” “这样吧,这件事的责任我来担。” “西班牙的条件,可以答允。但西班牙必须参战,开放哈瓦那作为战时的海军基地,本朝战舰可以在哈瓦那停靠修整。” “吕宋可以列为不征之地、可以答应他们在吕宋和加的斯二口通商,本朝商船也可保证不私往西班牙殖民地贸易。” “先把大框定下,速速派人回京禀告此事变化。具体细节,日后再谈。这大框定下后,要赶紧在今年过年之前,把直布罗陀围下,不要影响明年的贸易。” “这西洋下的……为谁辛苦为谁忙?西班牙倒是会见缝插针,我们成了扼杀西葡之后的新兴国家的力量,他们这些老牌殖民国反倒得利!” “一仗打完,西班牙倒像是重回《乌得勒支条约》之前的国际局势了,他若这能解决教会、耶稣会、美洲的那些土司,倒颇有中兴之可能。” 第(3/3)页